top of page

金閣寺的漣漪

  • Warren
  • Oct 25, 2023
  • 6 min read

Updated: Nov 16, 2023


日本京都金閣寺 1991

從大女兒到過日本京都金閣寺的照片,想起多年前的往事⋯⋯


金閣寺建於公元1397年,原稱北山殿,改為佛寺後,稱北山鹿苑禪寺。由於鹿苑寺的舍利殿外表貼滿金箔,寺頂上還鑲上銅合金的鳳凰,整個舍利殿金光閃閃,絢麗奪目。金閣寺聳立在鏡湖池水之中,四方形的建築,融合著皇家宮廷的風格,幕府政權的武士精神,最高層是佛教臨濟宗的禪風,除了「舍利殿」之外,還有藏密的「不動明王殿」守護神。


不同的季節,金燦燦的樓閣輝映松柏綠樹,或是橘紅的秋葉,或者在大雪飄飛的時節,金閣寺的金碧輝煌,都躍然出粹於不同的大地時空。

歷經六百年歴史的金閣寺,具有豐富的日本人文和獨特的民族風格,這就是到日本旅遊體驗快節奏擁擠的都市人群後,金閣寺提供給芸芸眾生沈思冥想的幽靜勝地。


歷史悠久的金閣寺,多次遭到火災的破壞。發生在1950年7月2日,一位研習僧人自焚,整寺被燒毀。直到1955年,才重新修建了舍利殿。


日本名作家三島由紀夫,依據這個故事背景,在1956 年寫下他的「金閣寺」小説。第一本漢譯本,在1969年由台灣名作家鍾肇政先生和張良澤合譯。日後,有十幾位不同的中文翻譯者,介紹推廣到華語讀者群體中。三島由紀夫著有多部小說,曾三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,甚至有「日本海明威」的稱譽。

他熱愛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,對日本二次大戰後社會的西化,和日本主權受制於美國非常不滿。在他1961年發表的短篇小說《憂國》中,表達不惜以兵變的激進政治立場。五年後,改拍成電影,三島身兼導演、編劇和男主角,演出一場逼真的切腹。


在現實世界中,1970年11月25日他帶領四位隨員到自衛隊總監部,挾持師團長要求軍人政變,期待自衛隊變成正規軍。在指揮台上,義正辭嚴的呼籲,換來輕鄙的冷默,因而切腹自殺。 這種驚天動地的警訊,日本軍國主義,是不是又要死灰復燃?


經歷兩顆原子彈的浩劫,二次大戰後的日本,保住天皇制度,不允許擁有正規軍隊,也就沒有龐大的軍費開支, 可以專注恢復民生經濟。


日本民族吃苦耐勞,模仿性極強,很快地,日本民生工業產品充斥美國市場。記得七零年初的日本豐田汽車,品質差,板金生鏽,剎車系統回修(recall),在高速公路上,遇上大卡車或車體龐大馬力足的美國汽車,日本的小車被旋風搖晃的程度,令人擔憂安全的問題。


日本的產業,一再改進,尤其在以消費顧客舒適的考量,品質保證和節省能源的堅持。短短十年,日本製造(Made in Japan) ,由笑柄變成金字招牌。


日本是如何做到的?由威廉.大內教授提出的日本財團管理方式:重視團隊合作而非個人表現;公司期待員工通材,在各部門間輪調,以對整體運作有更深的瞭解;員工的升遷是緩慢而按部就班的;公司更注重與員工的長期雇用關係;員工對公司有責任感和忠誠,比西方的管理原則,加入更多東方的人性化因素。


當時有部電影:Gung Ho (1986),中文翻譯成「工合」,或是「超級魔鬼幹部」。故事情節就是反映一家面臨倒閉的美國汽車工廠,到日本爭取日方注入資金,設法搶救美國廠方員工不致失業。

美國經理到日本接受主管魔鬼訓練,帶回一批日本技術和管理班底,在美國汽車工廠的生產線上,突顯出東西方管理理念的尖鋭衝擊,加上美國有工會的規則和保護,就可以看出日本的生產効率絕對超過美國。


電影的鬧劇或可一笑了之,但因工廠倒閉導致大批失業浪潮,尤其是底特律的汽車工人,首當其衝。少了每個月薪水的恐懼和憤怒,自然轉化成仇日的情緒。內心深藏二次大戰的舊恨與現在的新仇混雜在一起,一發不可收拾。


1982年6月19日,華裔美籍陳果仁在底特律的酒吧,和朋友慶祝結婚前的告別單身聚會時,被兩名白人汽車工人誤認為日本人,用棒球棍追打致死。


這件慘案,讓不同種族和語言背景的亞裔美國人感到極度的驚恐,意識到「仇恨犯罪 hate crime」的危機,隨時隨地潛伏在身邊。


民族仇恨,種族歧視,在當今世界,屢見不鮮,要怎麼面對,如何化解情緒衝突,才是最嚴峻的挑戰。


當絕望的陰霾籠罩天空時,總會露出一線希望的曙光,人們內心善良的一念,看似杯水車薪,祈禱它永遠不會被泯滅。


美日兩國政府的激烈競爭,雙方民間團體仍然是友善相待的,故事的背景就繞回金閣寺的照片。那是1991年,有一天下班回到家,一向獨立處理問題的大女兒,要我參與她手上迫切的難題。她是高中二年級學生,選日文為第二外語,手上拿著英文的短論文,自由撰寫對日本的印象和認識。第二天就是截稿日期,她在猶豫要不要參加這次徵稿活動。


稍微瞭解來龍去脈後,才知道學校要由論文評選,選出三名學生,可以享受由日本航空公司提供的全程免費機票,到日本旅遊七天。


她猶豫的主要原因是聽同學們説,主要的對象是高中三年級的學生,只有她一個人是高二學生。當問淸楚論文評選並沒有規定高二學生不能參加時,才讓她領悟到做決策的資訊來源和可靠性,非常重要。


幾天後,選出五位候選人,還要進入下一輪的面試,這又增加我們父女交流的寶貴經驗。得失心的煎熬,每個人都要面對的歷練,利用這個機會輔導她,沈得住氣,分析她的優點:選日文課是她想多認識日本,是個強項;其他四位候選人都是高三學生,她最年輕,也算是凸顯的強項。


看到她被選上時高興的樣子,當父親心中感到更欣慰的是:女兒學會了「努力」才可能有收獲,而最主要的是「不自我設限」「不放棄」。


學校的校長和領隊的老師,非常慎重地邀請三位學生和家長們到學校,説明這次日本行程的細節和注意事項。

日本航空公司歡迎美國親善大使

日本航空公司在全美挑選出五個重點高中,每個學校選出三名學生,這個「親善大使」旅遊活動,期待美國學生能親自體驗日本現代社會生活,深入瞭解日本的歷史和文化。


學生家長都提問需要給孩子們多少錢帶在身邊時,才知道吃住飛機票全免之外,每天還給零用錢,鼓勵他們買喜歡的紀念品帶回美國。


這一群美國高中「親善大使」訪問團,踏上絕然不同的社會秩序和文化的交流旅程。

箱根神社
大阪城樓
鎌倉大佛

擁擠的東京,繁忙的交通,乾淨的環境,高度的公民素養,看似亂卻不失序的人群,讓來訪者震撼,印象深刻。他們參觀東京的迪西尼樂園,觀賞棒球比賽,這和美國有關的文化。還有日本特色的景點:富士山,大阪的城樓,京都的金閣寺,箱根神社,鎌倉大佛,京都清水寺,和清水寺一個角落邊的千體「水子」石佛。從江戶時代開始,相傳地藏王菩薩就是早逝嬰兒的守護神,成了日本獨特的信仰。

廣島原子彈圓頂紀念館

參觀廣島原子彈原爆圓頂舘,提醒世人,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,歷史上的第一枚原子彈在廣島爆炸,爆炸中心附近的建築物全數被夷為平地,僅此圓頂建築勉強屹立沒有完全倒蹋。

日本高中生與美國親善大使

安排參觀日本家庭,和他們同齡高中生的生活起居,讓孩子有更多思考的空間,不同社會的教育,日本戰後的崛起和日後的發展,使嬌生慣養的美國孩子,更有全球觀的視野和包容的心胸。


日本之行留下深刻的印象,15年前,大女兒選擇回到日本京都渡蜜月。


奈良神鹿公園

今年櫻花盛開之際,大女兒帶著她兩個女兒又回到日本,讓小孩親自體驗搭新幹缐從東京車站出發,可以享受時速三百公里、安靜舒適的更新型流缐型交通工具,通往日本全國各地。她們最喜歡奈良東大寺,荷花水塘和燈光輝映的櫻花。她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奈良神鹿公園,餵養黏人而會點頭的神鹿。


親善大使旅遊,有如一滴善良的甘露,延綿傳遞著,流傳久遠。


現今正焦灼戰爭屠殺血肉模糊的慘痛中,還有烽火欲來的台海上空,祈願人性最善良和理性的智慧,化解相互指責謾罵,騰出些許空隙,讓善意的曙光穿越。


10/23/2023 芝加哥



 
 
 

Comments
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© 2023 by Train of Thoughts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