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在那遙遠的地方:懷念王洛賓先生

  • Warren
  • Apr 4, 2021
  • 4 min read

Updated: Mar 24, 2024




從小聽到"在那遙遠的地方,有位好姑娘,人們走過她的帳房,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",心中有無限的盼想,"我願做一隻小羊,跟在她的身旁""願她拿著皮鞭,輕輕打在我的身上"。中小學生的個子,早熟的心靈,已然幻想著青春的愛戀。

1994年的初夏,王洛賓先生應芝加哥大學楊逢時音樂博士的邀請,舉行個人演講/演唱會。廣為人知的"在那遙遠的地方""康定情歌""虹彩妹妹""達板城的姑娘""半個月亮爬上來""阿木拉汗""揭起妳的蓋頭來",由原創作曲家親自解説、和背景小故事,令人感動,令人難忘。當這位81歲的藝術家拿著小花籃唱著"虹彩妹妹",神彩奕奕,當他唱著"假如妳要嫁人,不要嫁給別人哪,一定要嫁給我""帶著百萬錢財,領著妳的妹妹,跟我的馬車來",他完全變成草原上瀟洒的年青小伙子。


頓時,體悟到平實通俗的民謠,不分男女,不分老少,都可以燎起人們內心青春的火苗。

當場,他的藝術神彩,真可以迷倒千千萬萬的粉絲;想想,也難怪,三毛會千里迢迢,飛到新疆,譜成一段忘年曠世的愛情故事。


演唱會後的小聚會裏,有更多的機會瞭解這位受全世界尊敬的民謡之父。


他出身在北京,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音樂系。他一生被逮捕兩次,在牢獄裡度過了18年。


1941年,以有共產黨嫌疑而被國民黨關在蘭州監獄。 一直到1944年5月,才被軍閥馬步芳救出來。 後來馬步芳撤退到台灣,他卻選擇跟著王震去了新疆。


1960 年4月,被共產黨逮捕,第二次入獄,判刑15年。他有兩個罪名:歷史反革命:他跟隨過逃到台灣的馬步芳; 現行反革命:他寫了一首"薩拉姆毛主席"的歌,用維 吾爾語"薩拉姆是敬愛丶尊敬的意思。他卻被指控蓄意用諧音唱出"殺了毛主席".

雖然他的創作參照新疆青海區域的"民風",歌詞本身是非常重要,也是歌曲最傳神的基礎。


當他再度來芝加哥時,以工作為主,和楊逢時博士和她的先生汪成用,一起"採風",把地方曲調丶"民風"全部記錄下來。


他特地抽空到芝加哥的佛堂參觀,並答應,只要有人獻詞,他就會譜出唱誦的佛曲。

有如福至心靈般地,毛愈隔天就把手印梵音的“如來”歌詞完成了。


有幸,毛愈和我爭取到單獨請他吃個晚飯 ,輕鬆一下,聊聊天。他們工作期間不讓喝酒,我們刻意藏著一瓶Hennesy XO,還為他提出抗議:怎麼能這樣不讓喝酒,無酒何以賦新詩,不醉那能吟歌頭?他老人家,真情流露,有酒更加助興。天南地北,談了很多,他是公眾人物,有關資料都可以查詢出來,可是出自他本人的話語,就是格外的真實和親切。


我們還是嚐試著提到三毛這段愛情故事。他淡淡地説還是年紀差距太大,嘆了口氣,一切都是上帝最好的安排。我們當然不能再問下去了,


譜好毛愈寫的"如來"佛曲,他也寫好另一首"半個月亮"(有別於原來的"半個月亮爬上來")的歌詞 :


半個月亮,爬上東山坡

前半月是你,後半月是我

半個月亮,爬上東山坡

前半月是你,後半月是我

你是上弦月,恰似小船過天河

我是下弦月,滿天飄浮的雲朵

⋯⋯⋯⋯⋯ 以後的行程是到新加坡訪問,有機會再回來芝加哥。沒想到,他到新加坡後發病,1996年3月14日病逝在新疆。"半個月亮"由汪成用、楊逢時補譜成曲,在芝加哥發表演唱過。

面對著"如來",可能是洛賓先生最後親自譜曲的手稿,無比悵然與懷念(封面照片)。


如來

您的手印是風 穿梭在飄搖的時光和歲月 您的梵音是水 訴説著悠長深遠的法流 我們相會在方寸的蓮台上, 無所從來,無所從去

永遠不變的是您那熊熊的火焰 永遠不變的是您那彩虹的光芒 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

後記:

當時,因為有人利用和王洛賓合照的照片詐騙,所以,我們尊重老人家,就沒有要求和他單獨合照。此文發表後,一位攝影記者,居然在歡迎餐會上,還留下這麼一張珍貴的照片。



王洛賓先生和三毛曠世忘年愛情的片影:

“你的世界,我曾來過;我的懮傷,你亦聆聽過, 那怕三月的春帷不揭,縦使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"

1990年4月,三毛參加台灣的旅行團到敦煌,吐魯番遊覽。4月16日特地到了新疆,敲響正在小憇王洛賓家的門。


當年77歲的洛賓先生是這樣記述的:


"是誰在敲門,聲音那樣軽,像是怕驚動主人。打開房門,頓吃一驚!原來是一位女牛仔,模樣真迷人⋯鑲金邊的腰帶,大方格的長裙,頭上裹著一塊大花巾,只露著滴溜溜的一雙大眼睛⋯⋯⋯"

他們相談甚歡,三毛還為他唱一首她自己的"橄欖樹":

不要問我從那裡來,我的故鄉在遠方, 為什麼流浪,流浪遠方,流浪⋯⋯ ⋯⋯

還有,為了夢中的橄欖樹,橄欖樹⋯⋯

1990年5月到8月之間,三毛給王洛賓寫了15封信之多。三毛提著行李箱又到了新疆,不住賓館,硬要住在他家和他獨處。可是兩位公眾人物躲不過新聞的採訪和追蹤,只好提著行李回到台灣。

三毛熾烈的感情,無遮無攔,躍然紙上。寫過無數情歌的藝術大師,他絕不是不解風情的木訥之人。面對三毛的率真與熱情,平靜的心湖漣漪又起,但橫隔在兩人之間的現實又讓他惴惴不安。

三思之後,他寫信給三毛,委婉表達自己的㥬惶:蕭伯納有一把破舊的雨傘,早已失去雨傘的作用,但出門依然帶著它,當作拐杖用。信裏不無憂傷的自嘲,他就像蕭伯納那把破傘。之後,他漸漸減少給三毛寫信。為此,三毛匆匆來信,嗔怪王洛賓:你好殘忍,讓我失去生活的拐杖。

離開新疆後的121天,三毛在台灣自縊身亡,時年僅46歲。


王洛賓悲慟不已,寫下這首情歌:

等待

寄給死者的戀歌 你曾在橄欖樹下,等待再等待 我卻在遙遠的地方,俳佪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場迷藏的夢,且莫対我責怪 為把遺憾贖回來,我也去等待

每當月圓時,対著那橄欖樹獨自膜拜

你永遠不再來 我永遠在等待 等待等待再等待 越等待,我心中越愛。

4/4/2021 芝加哥

Comments
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© 2023 by Train of Thoughts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