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「我的警察」同志

  • Warren
  • Apr 30, 2023
  • 7 min read

小時候撞見鄰舍的兩位長工在果園裏有不尋常的親蜜舉動,他們的慌張和恐懼,怕被告發。幾年後,他們離職了,我始終保守秘密,但是自己小小心靈的疑惑,一直忐忑不安。


大學生的年代,自由的學風,幽美的椰道,開闊的天空,開始沈緬於音樂、文學與哲學。當讀到林懷民先生的小説「紀德的冬天」時,埋藏在心底對禁忌的排斥又浮現出來。「紀德」影射194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作家-安德烈.紀德,他的「愛人」是他的侄子。「冬天」描繪同性戀,在激情之後,春衫猶濕,卻留下灰暗的沮喪心情,真是不忍卒讀。


愛滋病爆發在80年代初,送到醫院的病人,只有同志朋友來探望。由於發病圈都來自男同性戀族群,甚至被認為是「天譴」。後來研究瞭解傳染的途徑,找出預防方法,雖然無法根治病毒,幸好有何大一博士的「雞尾酒療法」,可以延長壽命,緩解病情。


1990年代,特意到芝加哥的同性戀區,看看他們在街道上,手牽手,攀肩搭臂,交頭接耳,和正常男女情侶沒有什麼兩樣。在同性咖啡屋裏,他們的談天說笑,典雅溫馨,偶爾兩唇蜻蜓點水,看不出來和其他的咖啡廳有什麼不同。


李安1993年導演的「喜宴」,把興高采烈來到美國參加兒子婚禮的父親,面對現實接納兒子的男「情人」,失落地回國。沒有刻意討論明媒正娶媳婦的感受,以快樂的「三人行」喜劇手法結尾。


在2005年拍攝的金像獎導演作品「斷背山」,李安講述1963年發生在美國西部懷俄明州 ,兩位年輕牛仔在荒山野林中,在酒醉的狀態下,觸發同志的肌膚之親與戀情。回到村子裏,他們也都正常結婚,有自己的家庭,可是不被容許的關係,延續折磨了20年,最後是令人唏噓的悲劇收場。


以「海角七號」「賽德克巴萊」「嘉農」的票房成果,魏德聖導演跳出以日本時代的台灣故事框架,在2016年拍攝首部音樂劇電影「52赫斯,我愛你」。音樂劇唱出年青男女的心聲,追求愛情和被愛的感覺,卻要面對百般曲折的現實。影片中,當時台北的柯文哲市長,客串出現在一個美麗的花園婚禮,為兩位女性圓滿她們同性婚姻的願望。


在職場上,遇到一對非常恩愛的年輕夫婦,郎才女貌,令人羨慕。有一天,男士愁眉苦臉地説,他的太太跟別人跑了。很自然地,周邊的朋友們勸合而不勸離,希望他們可以破鏡重圓。但是,他更加傷心地説,沒用了,太太跟著女同志走的,根本勸不回來。


同性戀愈來愈靠近自己的生活圈子。


常到政府機關辦事,遇見過面貌清秀溫文儒雅的男士,不厭其煩地為別人解説解決問題的程序。男士的耳垂掛著耳環,是左耳還是右耳也沒太注意,但可以感受到他們熱心幫助別人的熱情。同性伴侶之間,是靠眉目傳情,眼光放電,還是大膽直接了當的詢問:


你是直男嗎(Are you straight)?相信他們一定有「一見鍾情」的故事,只是不在同一個頻率上,非同志感受不到而已。


得過東尼(Tony) 和奧利維亞(Olivier)影展獎的實力派導演,邁克爾·格蘭達傑(Michael Grandage)把十年前的同名小説,在2022 年底推出「我的警察,My Policeman」電影,探討1957年的三位年輕男女,在同性戀仍是犯罪的英國保守社會裏,不經意地陷入同性戀的泥淖。經歷快四十個年頭的掙扎,年華老去、青春不在的當兒,才猛然醒悟什麼是婚姻, 什麼是愛情, 什麼才是老來有「心」又可依靠的伴。這位導演以「劇院戲劇」的手法,平實的對話細節,藝術化非傳統的親蜜鏡頭,把「偏見、反感」淡化了,平心靜氣地引人入戲,走入同性伴侶和異性配偶的糾結,使人感受到比較「透明」的同性戀生活。


年輕俊帥的警察-湯姆,追求美麗善良的女教師-瑪莉安,內向不善言辭的警察,終於開口請教老師開導他學習一些藝術文化的知識。警察有位博物館朋友,當他們在圖書館查閱資料後,可以找這位身職「策展人 」-帕區克,親自為他們導覧。


策展人眉清目秀,細心體貼,對藝術創作的解説,有獨到的見解和超然的魅力。


策展人解說畫中的浪花,層層推進,像就要撲到你身上,把你吞噬。


他又説,有的藝術家作品,傳達視覺上的感受,也啓發靈魂的提升,熱情奔放的浪漫,讓人完全沈緬其中,流連忘返。


「三人行」非常合拍,還共同欣賞威瓦第的歌劇,倒讓人覺得瑪莉安和帕區克更是情投意合,高談闊論浪漫主義文學「安娜.卡列妮娜」的故事,還強調男女的愛情就是悲劇;把在音樂會中會打瞌睡的湯姆,冷落在一旁。


瑪莉安心中淸楚,她只對湯姆有意,卻苦苦等不來湯姆進一步熱情的追求。


醋意大發的湯姆,拉住錯愕的瑪莉安,直接了當地説:我要你當我的妻子。就這樣他們走上紅毯。熱情的帕區克,主持婚禮後,仍然攪和在其間,為他們作飯,延長慶賀的氣氛。洞房花燭夜的表現,令瑪莉安懸在半空,恍然若失,只說:沒關係,還要安慰抱歉連連的湯姆。次日清晨,她意外發現湯姆和帕區克,在庫房如飢似渴般的纏綿,新娘完全懵了!


湯姆仍然正常上下班,沒有任何破綻。直到有一天,湯姆受聘為臨時助理,要陪同帕區克去意大利威尼斯,為博物館潻置藝術作品。兩位男士雙宿雙飛,在美麗浪漫的水都,享受無拘無束的兩人世界。游艇飛馳的快感,街頭轉角的熱吻,運河上懶洋洋的泛舟,還有微風吹拂著窗簾,展示兩人矯好胴體的青春活力。


瑪莉安揑著從威尼斯寄來的風景明信片,點著火,想燒掉被虛偽框住的受騙感,決心一定要奪回自己的丈夫,雖然姐姐已經警告她,那是不可能的。


不久之後,帕區克被人告發,以性變態罪名拘捕。湯姆整個人崩潰,向太太承認和帕區克之間的關係。瑪莉安一面要出庭拯救帕區克,一面要安慰還需要她的丈夫。


「你愛我嗎?」居然是在一個女人和男人之間的取捨。湯姆對太太説:我愛你,我需要你,發誓再也不提帕區克的名字。


法庭上,瑪莉安努力為帕區克的人格辯解,可是策展人日記上詳細的內容,包括提到「我的警察」,卻成他被判罪的證據。


電影「我的警察」的開頭,是年老的帕區克被瑪莉安接回到海岸邊的家療養。湯姆執意反對,拒絕和帕區克見面。認為瑪莉安這麼做,是在懲罰帕區克。


瑪莉安翻開帕區克久藏在紙箱裏的日記:回朔到1957年7月29日,帕區克因向警察報告街頭的小意外而結識了湯姆。湯姆完美的頭部和臉型,架在舒坦的肩膀線條,最合適當素描的模特。

作畫中的對話,讓湯姆放輕鬆,也增加彼此的瞭解。帕區克畏懼藍色,它代表警察的權威,湯姆認為只要站在合法的一邊沒有什麼好害怕的。或許又是酒精作祟,他們討論這幅肖像畫,會不會掛在博物館?還是準備放在往後的個展?談笑風生間,不知咋地,湯姆的手卻落在帕區克衣領的頸邊,這個暗示,演變成不可收拾的禁忌畫面。恐懼又興奮的湯姆,事後責怪帕區克怎麼可以活在這麽齷齪犯法的世界裏,憤怒地離去。


過了幾天,頭腦混亂精神緊繃的湯姆回到畫室,以為再也見不到湯姆的帕區克,溫柔地安撫過度受驚的「伴侶」,輕聲地説:是你起的頭。


是的,從來沒有探觸的領域令人害怕困惑,也令人興奮難以自拔。適合的「伴侶」可遇不可求,帕區克有位共處五年的「伴侶」,不幸被一群年輕人亂棒打死。此後,冒著被逮捕的風險,他到同志酒吧尋找對象,經常被警察追趕。


湯姆過了一陣美好的同志生活,告訴帕區克說,還想要和一位女老師結婚,組成正常的家庭生活,才可以保住警察職位和昇遷的機會,但也捨不得離開帕區克,他們可以做到「分享」的關係嗎?


看到這段日記,瑪莉安才恍然大悟,原來她的婚姻,只不過是一場騙局。


帕區克被捕後,她真正全心全力想搶救的是自己的丈夫,警察當不成,她還想找回那顆曾經愛過她的心。


故事只能説到這,結尾還得留給大家親自去欣賞導演的手法,和他想表達的議題。


假如説同性戀是超越宗教、道德和法律之外的愛情。


現今的法律包容,和社會道德尺度的鬆動,保守宗教可能是最後一道跳不過的坎。

當傳統價值觀被認為是落伍時,新的理念已經不斷地改變人類的觀念、心理狀態和生理機能。

多年來,同志矯傲遊行(pride parade) 席捲全世界,為同性戀族群爭取被接受、爭取出櫃、爭取自由,有它的歷史定位。可是,遊行隊伍人士的奇裝打扮,甚至不打扮,半裸或全裸,所呈現的妖氣和騷勁,恰恰顛覆民眾原先對同志們心地善良溫文儒雅的印象。


與生俱來,男女有別,終其一生,只受到微量男女荷爾蒙的調理,產生第二性徵,成長結婚,養兒育女,繁衍後代,這是傳統的生命週期。


不知道先天那兒出的差錯,女的想變男,男的想變女,把變性手術當成整容手術一般平常。手術後,醫藥和荷爾蒙的維持平衡,是「浩大」的生理維修工程,心理上的調適,就更不在話下,還要面對更複雜人際關係的變化和衝擊。


以前的同性戀,是小説和電影的題材,和自身沒有什麼關係。現今的社會,到處都是數不完的案例。我們的下一代,在學校在職場,都受到「誘導」「鼓勵」加上人權的觀念,同性雙性變性,已經改「善」了法規,男廁所將逐漸被「性別友善廁所」取代。那,我們下一代的下一代呢?想起來,真會不寒而慄,我們還有那麼多下一代嗎?


老師們和家長們,一直尊重幼兒教育的性向發展。在天真純潔的心靈中,應當不受外界的影響。突然有一天,小女生想當小男生,小男生想當小女生,這是多大的挑戰,令人憂心忡忡的社會挑戰。


4/30/2023 芝加哥



Comments
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© 2023 by Train of Thoughts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