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希望溝壑」- 戲説婚姻(二)
- Warren
- Oct 7, 2021
- 8 min read
Updated: Mar 24, 2024

每回「戲説婚姻」就是希望從電影情節裡,談談令人嚮往又迷惘的婚姻故事。
這回,從英國名劇作家編導的電影:「希望溝壑」,聽聽他想説些什麼?
這個婚姻故事,從一首詩開始:
待在那兒等著我
我不會不來見你
穿透那層虛無飄渺的面紗
別惦記著我的來遲
我已經在路上
三十年前,愛德華在火車站差點錯認一位極像父親的男士。在車廂坐椅上,想起剛過世不久的父親,淚水已沾溼臉頰。鄰座的葛蕾絲小姐,像是看穿他的傷痛,為他唸了這首亨利.金的悼亡妻。懷著青春心靈的契合,他們走入教堂。婚後一年。可愛的杰米誕生了。
孩子小的時候,一家三口美滿幸福。他們喜歡散步在田野的小徑上,小杰米夾在中間,一手拉著爸爸,一手牽著媽媽,走著跳著,有時還縮起一雙小腳,他飛起來了。爸爸上班時,媽媽常帶他到「希望溝壑」(Hope Gap)斷崖下的岩石灘邊抓水灘裏的小魚,這是杰米童年美好的記憶。
這次週六下午坐火車回到錫福特鎮的家。想到家,心裏頭就是悶悶的。二十八歲的杰米搬到城裏已經一年了,其間很少回家。前一天父親打電話要他回家一趟。
母親葛蕾絲是位詩人,激情浪漫,說話犀利,咄咄逼人,家中大小事總得按照她的意思。父親是大學歷史老師,下班後業餘編輯維基百科。他是個冷靜的人,順從沈默,處處忍讓,近乎懦弱。他有一套應付強勢老婆的方式,就是退縮到電腦前,專心他的編輯工作。母親最不滿就是他的冷淡態度,夫妻之間沒有互動,沒有交流,她追求婚姻的真實感落空了。他們曾經幸福過,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,表面的平和變得貌合神離。
當天一起吃晚餐時,明知兒子已經好久不上教堂了,母親還是提議第二天早上一起上教堂做彌撒。她堅持主張世間苦難的人群,需要上帝,上帝是真實存在的。杰米一直認為人們無法承受苦難的時候,教堂和上帝才只是個安慰而已。
吃完飯,杰米像往常一般,很快地上樓躲在自己的房間裏。
母親一直嚐試著和父親多溝通,她心急語氣更急,逼得父親更往後退縮。他常覺得很愧疚,他無法滿足她心中理想的「他」,舉手投足,説話措辭,一無是處,動輒得咎。
「我不在乎誰對誰錯,我要求你的心在這」葛蕾絲逼著他説,愛德華忙著解釋他人不就在這裡嗎?
「不,你沒有,你的心不在這」葛蕾絲急吼著。
當提到如何慶祝結婚二十九週年的晚餐,應該去那家餐館時,他的反應不熱烈,淡淡地説「當然,如果你想要的話」。
「什麼叫我想,這不是我們兩個人的事嗎?」她雖按捺住怒火。卻又說「去年你訂的那家餐廳不好吃」。
沒想到他卻一反常態,頂了一句「那今年你來訂吧!」葛蕾絲開始暴跳如雷。責怪他們的溝通有問題,完全是他的冷漠引起的。
「為什麼你總把事情複雜化!過錯不在於我,這是你自己本身的個性問題!」愛德華憤怒的話,沒等説完,一個耳光已經打在他的臉上。
「以後不准再這樣對我說話!你是家中的一分子,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,你不能撒手不管!」她的狂跳失控,也沒有激怒愛德華,他像一隻小綿羊默默地上樓去了。她更加憤怒,掀翻了飯桌。
杰米聞聲下樓,幫忙收拾殘局。葛蕾絲卻告訴兒子説,他們經常這樣爭吵,別放在心上,他們彼此還深愛著,很快就會過去,日子就是這麼過的。
第二天早上,葛蕾絲從教堂回來,從背後抱著正在為她做早餐的愛德華,主動地和他和好。她深信昨晚的不愉快,就像以往會很快過去,也不會影響他們的感情。
愛德華也説,他覺得這樣下去不行,或許應該分開。這回葛蕾絲可儍眼了,什麼叫做分開?
愛德華不愛了,「我想離開!」
「離開?離開去那裡?」葛蕾絲試圖冷靜地問。
「有其他的人了」以往懦弱的他,堅定地回應著。已經有一年了,對方是他學生的母親,在幫助他們解決失去父親的困境下,「意外」發生了。
「這叫什麼意外?是你在我沒察覺時,刻意逃離這個家。那個女人憑什麼丟失自己的男人,卻來搶走我的丈夫!」激動之後。她還是冷靜下來,無助地問他:「告訴我,這不是真的,只是你拿這個來嚇唬我,以後好讓我對你好些」。
「這是我們兩個人的事,你憑什麼自己做決定!你不能在結婚二十九年後,就這樣走了!你一定要試著捥回!」葛蕾絲憤怒地說。
「我已經努力了二十九個年頭了!」愛德華説道。他也承認太多的不愉快,把幸福腐蝕了。
愛德華去意已決,今天就離開,擰著一個小提箱,淨身出戶。
這次杰米回來,父親已經和他說了。他理解父親,也不感到意外,只是母親怎麼辦?
一下子,葛蕾絲無法接受這個事實。
杰米每個週末都回來陪媽媽,聽她的抱怨。她指責這種單方分手的行為太不負責任,這是「謀殺」他們的婚姻,不見血,可是她的內心卻傷得血淋淋的,也指責兒子見死不救。
葛蕾絲每天打電話給愛德華,接通後卻又不説一句話。愛德華只好換了電話號碼。
在家中冰箱,廚櫃,抽屜很多地方都留下「我愛你」的字條,期待愛德華回來時,會知道她有多愛他,就會回心轉意,回到她身邊。
她每天坐在樓梯口等著他回家,傍晚見不到他回來的影子,更加憤怒。
杰米成為父母親之間的傳聲筒。
被夾在中間的杰米找到小時候玩伴透透氣。當他被問道,父母之間,他比較偏向誰?
「我都愛他們。就像小時候,我拉著一隻手,還需要拉著另一隻手,我才可以飛⋯」説著說著,他已經像個三歲的小男孩,哭成一個淚人兒。
杰米不想在父母親之間站邊,只是告訴父親,這過去的二十九年,他應該告訴她,他並不快樂。而且,一直還讓母親覺得他仍舊深愛著她。
他們終於同意到律師辦公室簽離婚協議書。不知怎麼地,她強勢的情緒,瞬間炸了煱。她質問律師,假設愛德華死了,她是不是要比離婚獲得更多實值的補償?他怎麼可以把在教堂裏向上帝發過的誓言,一筆勾銷。他的一走了之,是不是否定杰米的出生?這樣被人離婚拋棄,她寧可當寡婦也會體面得多!她憑什麼需要犧牲,去成全他和外邊的女人?愛德華告訴律師,協議書不用簽了。剛站起來,卻被葛蕾絲堵住去路:「我那麼地愛你,愛你一輩子,你怎麼就這樣忍心拋棄我,離我而去!」愛德華錯愕地看著一輩子強勢的太太,像被扎破的氣球,淚水和自尊灑落了滿地。他雖滿心愧疚,卻也明白,他們都回不去了。
這部「Hope Gap」電影在2019年多倫多國際電影展後,觀眾的反應是:一半指責愛德華,一半認為葛蕾絲難辭其咎,倒是幾乎全場的觀眾都同情杰米,受到傷害的子女,真是無法彌補。
這位七十三歲導演,威廉·尼可森(William Nicholson),也是位奧斯卡級的劇作家說:
杰米就是他,這是他父母親的真實故事。
在他十三歲那年,他就提醒母親,長此以往,有一天會把父親逼走的。
他們是天主教徒,法律上也沒有離婚。父親一直支持她的生活費,直到她八十歲過世後,父親才合法地娶了同居快三十年的女友,他活到九十六歲。
很多觀眾都給這部電影相當高的評價,卻也提到心中有壓抑不舒服的感覺。
不良的夫妻溝通方式,會變成不協調的音樂組合,不悅耳,令人揪心。
這個真實的故事,有「壓迫感」,因為它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威脅。
不管女主角強勢有意改造先生的性格,或是男主角尋找迴避退縮的應付模式,在觀眾的面前,這就是「精神虐待」,互相折磨而不自知。
在這種環境成長的兒子,在交女朋友方面,就表現得比較沒有自信,還帶著懷疑和恐懼。另一方面來說,這也培養出敏銳的觀察力,他的寫作和電影劇作,更能探觸到更深層次的人性。
這麼浪漫的婚姻,由詩篇為序曲,有過一段幸福的日子,經過二十九年的折磨,最後變成「老死不相往來」,怎不令人唏噓?
影片中的三位演員都功底深厚,但在拍戲中,導演頻頻糾正他們的神情和語氣。因為,父母爭吵的傷痛烙印在導演的腦海裏,很難由局外人詮釋到位。
強勢個性的女主角,在現今「陰盛陽衰」的社會氛圍裏,不會少見。
古代「女子無才便是德」早已化成老朽。優秀的女性,在政經學界比比皆是。回到家,這個「陰盛陽衰」的局面,應該怎麼面對?
有機會問到幾位女士們,她們並不喜歡「女強人」「女漢子」的稱呼,好像她們已經不「女人」了。她們只是很努力地工作,不怕困難,堅持不懈而已,並沒有犧牲女人的「柔性」來換取成功。説的也是,用「不讓鬚眉」來形容她們比男人能幹,假如真看到冰晶玉膚般的臉頰長出了鬍子,豈不天下大亂?
剛柔並濟,陰陽調和,天地萬物良性循環,放諸四海皆準,可還得靠彼此相互調適謀合。
溝通是維持良好關係的唯一途徑。只要是良性、建設性的溝通,即使可能演變成大吵特吵,只要不觸及負面和破壞性的字眼,也要堅持到底。
「建設性的爭吵」或許是傳遞「並不快樂」的方法之一。(附註)
年紀愈大,結婚愈久,更需要溝通。可以説的事,多得可以説不完。即使以前説過的,不要「懶」得再説。尤其是男士們更要多説,保持良好的互動,彼此的瞭解和感恩,不要只停留在「盡在不言中」,説出來,肯定勝過「十指相扣」。
走進婚姻,每個人都懷著無比的「希望」與期待。突然要和不同背景的伴侶共組家庭,生活在一起,之間的「溝壑」一定不少,不同的價值觀,不同的生活習慣,都要努力溝通,取得共識。
維持婚姻,更要時時刻刻記得當初的「希望」與期待,小心翼翼地跨過仍舊存在的「溝壑」與縫隙,隨時隨地添柴維持溫火,把甜蜜的一鍋粥繼續熬著。
(附註)「建設性的爭吵」僅供參考,請勿盲目採信。「床頭吵床尾和」或許更有效。
婚姻伴侶是不是前輩子已經註定?
下次「戲説婚姻」見!
10/7/2021 於芝加哥
後記:
摘錄對「我不是潘金蓮」的點評:
* 婚姻之道真是門大學問!夫妻之間都有各自的內心戲,細膩的一方總是吃點虧。
* 劇中李雪蓮的遭遇,換了任何一位女人都是可忍孰不可忍,只是天涯海角追究到底的不甘與怨恨,把自己也陪葬了。我們旁觀者清,引以為戒!
* 維持美好的婚姻生活,就像是「熬」一鍋粥,烈火燒煳了不行,沒火涼了更不成。最喜欢这句。相当精辟。 期待下一篇。
* 写得很好!刘震云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家!文中作家名字有误哈(moon laugh)
* 「必要的惡」! 文筆流暢寫實,一氣呵成。
* 婚姻必須切實平淡細水長流,平淡才能長久,細水才能長流。但平淡不等於無味,細水不等於完全波瀾不驚,否則就是走入婚姻的另一個極端。
* 婚姻殿堂奧秘和眉角太多,能夠共同修煉到白頭的夫妻善哉,都可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!
* 婚姻真有意思⋯⋯
* 👍👍👍说起婚姻,我曾经引用过张爱玲的金句:她的文字细腻入微尖酸刻薄,但对人性的感受和描述一针见血!最精彩的就是《红玫瑰和白玫瑰》⋯⋯。
* 婚姻生活的維持著實不容易,過程是靠智慧與包容和欣賞但能到白頭偕老真的要給按讚不容易。
* 戴兄,敢寫「婚姻」之事,你真有膽!
謝謝大家,請繼續支持和鼓勵,幫我壯壯膽!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