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「希望」是動詞

  • Warren
  • Jun 16, 2024
  • 5 min read

Updated: Jul 22, 2024


 對現今73歲的史提芬.藍德爾(Stephen Randall)而言,2016年是他最倒霉的一年。他丟了在「花花公子」雜誌當過34年副總編輯的飯碗。還沒來得及花上遣散費,又被診斷出致命的惡性癌症。經過一年進出醫院的來回折磨,總算撿回老命,從消聲匿跡的社交圈子,重新拋頭露面恢復享受退休的日子。

 

經歷這番生死博鬥,朋友們都期待他會好好規劃生命餘年,把一個人在死前想要做的生平夢想清單(bucket list),一一付諸行動。


可是他卻説,在病床上都差點掛了(kick the bucket),為什麼要到最壞的情況下,才大徹大悟。他把原有的夢想清單送進碎紙機,提出絕不會再做的清單(anti-bucket list)。按照自己年齡和體力的許可,想要做什麼就立刻行動。


他有過豐富的人生閲歷:走過奧斯卡頒獎的紅地毯;在採訪暴動事件被橡皮子彈打中;也有過相當精彩的冒險旅遊。

 

人們躍躍欲試的高空跳傘(sky diving),保險公司為了保障生命安全,規定參與者必須和職業跳傘員綁在一起,從飛機上跳下去,挑戰約50秒無傘的自由落體(free fall),到打開降落傘約4、5分鐘到達地面。經過這麼短暫過程,回過神來,參與者真正單獨體驗到面對恐懼(face fear)的實戰經驗了嗎?

 

病後重獲新生,去埃菲爾鐵塔(Eiffel Tower)旅遊, 固然令人嚮往,而現在他覺得街角的三明治小店、充滿自然景色的社區走道,音樂和在電視機前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氣氛,是他現在「希望」實現的。

 

最值得珍惜的,就即刻去做,不需要放在志願清單上。


或許可以說,他悟出「活在當下」的禪機。

 

當年只有27歲的賈姫.史碧爾(Jackie  Speier), 1978年11月18日發生在圭亞那(Guyana)首都喬治敦(Jonestown)機場的驚人事件:加州國會議員萊恩(Ryan)在調查「人民教堂 People’s Church」時被槍殺,身為助理的她,身受五槍重傷,奄奄一息。當時,她一心一念想著她93歲的祖母,她要堅強地活下去,不能讓祖母白髮人送黑髮人。


從此以後,她堅強地活著,面對一切,毫無畏懼。

 

直到1994年,她正懷著第二個孩子,先生不幸在車禍中喪生。喪夫之慟,使她癱軟在床上三個月。有德國精神的父親,卻對她不客氣地説:已經過去三個月,該醒醒了!不要抱怨壞事儘發生在好人身上。

 

任何挑戰,她都明瞭要撐過去,第一次競選州議員以落選告終。2006年競賽加州副州長也失敗了。她堅持「希望」化成行動要鍥而不捨。


終於在2008年,她自己順利當上國會議員。

 

她還記得25年前所組成的「快樂寡婦俱樂部, Merry Widows Club」,有12位喪偶的女性,她們仍然經常相聚在一起,一起哭,一起笑。她們相互鼓勵:老天關上一扇門,總會開一扇窗,只要願意睜開眼睛,就可以看到。

 

俄克拉荷馬市的聯邦大廈,在1995年遭恐佈份子突擊,造成168人喪生。當年只有28歲,體重355磅的艾米·當斯(Amy Downs),身為信用合作社的櫃台員,人被倒掛在座椅上,被埋在有十多英尺深的瓦礫下,她覺得這回是死定了,她一直尖叫救命。


六個小時後,終於聽到救援人員高喊,這裡還有一個活口。她的公司有33名職員,只有15人存活下來。

 

她祈求老天賜給她第二次機會,不要再度淪為生活中的受害者。

 

以前懶散的日子,上班下班,看電視,吃垃圾食物,睡懶覺,日復一日,沒有唸完大學就輟學了。


她希望回校完成學業,總算找到願意接受她的學校。


這股希望的動力,使她拿到大學文憑,和全班第一名畢業的工商管理碩士(MBA)。

 

經醫生的治療,積極運動,騎寬輪腳踏車,她騎遍整個俄克拉荷馬州。她瘦身200磅而達成她的願望。


在騎車的同好中,她找到了好丈夫。


她50歲那年,晉升成銀行的執行總裁。

 

她仍然堅持參加馬拉松和三項全能競賽(游泳、單車和賽跑),即使落後成最後一名,她一點也不在乎。因為她深深覺得那個「希望」的魔法棒,一直在心中推動著。


參加競賽時,還懷念著當年失去生命的同事們。

 

她的書「希望是動詞,Hope is a verb」,在2020年3月8日出版。她一直活躍地上電視,參與社區活動的演講,以她的生命故事來演譯「希望」是動詞。

 

美國是個移民的國家,每個人都抱著「希望」,以行動實踐自己的夢想。

回想1985-1986年間,自己的兄弟妹在中年以後,領著小孩們,從零開始,來到芝加哥打拼,就是希望給下一代提供最好的教育機會,也讓下一代的「希望」從努力奮鬥中,學習學業技能,立業成家,都朝著新生代自己的目標,持續推動前進。

 

三年前,舍妹的兒女,希望能夠多花時間陪伴正在作化療的母親,找到可以在芝加哥上班的新工作,也按舍妹的願望買了舒適的房子住在一起,珍惜家人共處的溫馨。

 

今年五月底的放假日,大夥兒都聚在這棟豪宅一起烤肉,十七個人和兩隻狗享受大家庭的樂趣。在這熱鬧的氣氛中,我注意到二哥的小孫女,聚精會神地用鉛筆給躺在沙發上的Beamer 小狗畫素描,幾筆勾勒,簡單的線條,非常傳神。

她還用比較細緻的工筆,為外甥剛買的「保持捷911」超級跑車畫上幾個多角度的畫面,翉栩如生。


這個小孫女,自小喜歡拿筆塗鴉,當父母親的,發現她有這方面的才華時,給她報名網路上的繪畫教學課程,短短兩年不到的時光,讓她的工藝和自信,更上一層樓。

 

小孫女的畫畫是個很單純的希望,在她不停筆的動作中,似乎很清楚地説明「希望」是動詞的概念。


今年報稅季節非常忙碌。每個客戶都著急地想把報稅的頭疼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。打電話約時間,咨詢和補送資料,辦公室電話整天響個不停。


有位客戶打電話來卻說:想在她六月回國照顧母親之前,向毛愈會計師說謝謝。她的故事是這樣的:

 

十多年前,她的公司合夥人扯爛污,捲款而逃,留下一大堆爛攤子;欠貨錢、銀行貸款沒付,還有很多已付款的客人,還沒有收到訂貨。

 

她遵照毛愈的建議,穩住公司的經營,銀行借款事關個人信用和公司的信譽,不可以輕忽,繼續付錢。供應商和客戶都要好好溝通,說明公司的困境只是暫時的。

 

把混亂的財務狀況理淸楚之後,把稅務也向聯邦和州政府繳納不欠款,還鼓勵她在困境中一定要堅強,守護著善良的原則,總會看到雨過天青的時候。

 

經過幾個小時的討論,準備要付會計服務費用時,卻聽到毛愈説,這次不收費,當做給她的支持和鼓勵,祝福她順利、成功。


當時,她的心情非常激動,在最困惑時,遇到了貴人,她永遠記在心頭。

 

她的公司很快恢復正常運作,生意蒸蒸日上。今年,她的女兒剛從哈佛大學畢業。

 

她的名字是「May」,電話上看不到她的臉,想像中,一定和她的心一樣「美」。

 

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,這是常人一直抱怨的自然法則。


電話中,我們交換很多剛到美國奮鬥的心路歷程,只要有「希望」,只有靠行動去解決困難,才有可能實現「希望」的成果。

 

May 同意分享她的故事,也記錄下我們共同的心得:

 

與其追逐人生罕有一二的如意,不如在不如意的十之八九中體驗,在解決困難時歷練出來的智慧和自信,才是人生真正的快樂。

 

 06/16/2024 美國父親節  芝加哥


 
 
 

Comments


Commenting on this post isn't available anymore. Contact the site owner for more info.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© 2023 by Train of Thoughts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